工作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什么_环境影响工作的句子_环境影响能力

环境影响工作的句子_环境影响能力_工作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什么

一旦我们运用自我增能的方式应对现实生活的挑战,人就离不开环境,环境便成为个人实现自我成长的基础和条件。没有了环境,个人的自我也就没有成长的土壤,必然成为没有生命的枯木。同样,环境也离不开人,它不再是我们眼中可以孤立存在的“客观”环境,而是随时需要面对我们生存和发展要求的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我们需要从一种新的整全视角来考察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这种整全视角能够同时结合个人与环境的要求,让个人的自我能够融入环境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个人或环境的分析,而是将个人的应对行动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同时考察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放弃传统问题解决模式那种只顾树木(问题)不顾森林(处境)的做法。

显然,在宏观视角看来,人与环境之间不是谁影响谁或者相互影响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影响的循环链,人的某个行动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人。这样,人的行动成效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行动,也取决于环境对个人行动的回应,只有当个人行动与环境要求相结合的时候,人的行动才能有成效,个人的自我也因此拥有了掌控现实生活的能力。

有了这种整全视角,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就会发生明显变化,能够将个人对环境的影响与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联系起来考察生活的安排,不再局限于“小我”,仅仅关注自己怎么做,不管环境的要求,而是能够结合环境的变化,关注在特定的环境要求下我们可以怎么做,让自己拥有更为开放、包容的“大我”。我们个人的想法与环境的要求不仅不对立,而且相互依存,它们就像一枚铜钱的两面,一起推动我们个人自我的不断成长。特别是当我们遭遇的问题涉及个人生活的多个方面,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安排的时候,我们所具有的这种能随环境变化的自我应对能力就成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关键,它直接关乎我们能否掌控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

工作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什么_环境影响工作的句子_环境影响能力

如果从强调人与环境相互联系的整全视角审视问题,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工作这种助人服务所要解决的问题有自己的特征,既不能与纯粹个人的心理困扰混淆,也不能与公共生活的社会问题相互替代,它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生活性。它明显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给我们个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二是事实性。它不是我们纯粹个人的感受,而是一群相关人共同经历的事件。三是社会性。它的解决依赖我们个人和公共生活两个层面的改善,而且彼此之间相互影响。

因此,社会工作这种助人服务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与场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场景不同,问题的表现就不同,而且环境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非常突出,有些问题并不是一下子能够解决的,或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面对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复杂问题,我们也就不能采取传统的问题解决方式,即问题是什么就解决什么,而需要根据环境变化的要求有所侧重地开展服务,从生活中的可以改变之处入手,懂得随机应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小的改变开始,通过努力逐渐带动大的改变,最后实现整个生活状况的改善。

基于对问题和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理解,宏观视角提出了新的助人服务策略:以改变为导向,倡导哪里可改变就从哪里入手的服务原则。它要求我们放弃传统的问题解决方式,认为从问题入手,坚持问题是什么就解决什么,这种“非黑即白”的服务原则只会将现实问题简单化,加剧人与环境的对抗。特别是在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日常生活环境中,这样的服务原则很容易碰壁,因为现实生活中问题越严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越突出。而宏观视角倡导的改变导向的服务原则不同,尽管它也关注问题,但并不会把问题与问题解决直接联系起来,而是强调在问题的处境中发现哪里可以改变。那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放在一边,那些与问题并不直接相关但可以带来生活改变的方面也就需要放在首要位置进行考察。这样,哪里可改变就成为我们面对问题时考察的中心。宏观视角相信,我们只有找到了可以改变之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生活才能发生真正的改变。

从技术改变到生活改变

小刘从事助人的公益服务多年,她发现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智能手机的影响,于是针对老年人开展了一系列智能手机学习的公益服务,如“掌上就医”“生活一键式”“易支付”等,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生活的必要技术,方便出行。

没想到,她的这些公益服务受到一些爱心人士的强烈反对。这些爱心人士认为,老年人退出了职业生涯,更需要社会交往和互助的机会,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不是社会的累赘。如果公益服务追求生活便利,那就会像“便民服务”一样,只会给人们带来生活便捷和物质依赖的感受,无法让人觉得自己是有用的,导致人们失去生活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这些爱心人士相信,生活改变才是公益服务的核心,因为无论爱心还是技术,都需要以生活为生存的土壤,否则就容易使人陷入“先入为主”的思维困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关心的既不是爱心,也不是技术,而是生活如何改善。只有当人们真正掌握了生活改变的技术时,才能相信自己是有力量的人,才能承担起自己的生活责任,对周围他人保持一颗关爱之心。

一旦我们关注生活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具有了在特定场景中联动的特征,不仅一方的行动影响另一方,而且任何一方的行动成效都取决于双方的行动能否达成互惠,出现“1+1>2”的结果。否则,其中任何一方都会觉得自己生活的改变不取决于自己的行动,而是受制于他人,就会丧失对生活的把控感。因此,宏观视角提出一种能够促进生活改变的“互惠反思”。这种反思不同于传统的专注于个人内心感受或行动经验的反思——那是一种只注重个人自我能力提升的反思,这种反思注重在特定场景中对自己生活改变成效进行考察,它让我们具有了在与周围他人联动中促进自己生活改变的能力。

(本文节选自童敏著《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漫谈》,经作者授权发布。文内注释略,详见原著。作者系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击这里在线投稿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1106504179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